陳健民網站

Kin-man Chan

  • 歡迎瀏覽陳健民網站

    網海茫茫,在這裡與你相遇算是有緣。我在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任教,平時愛讀書、喝茶、看山與小女兒玩耍。我嘗試以理論政,以心觀照世情,並在這空間與你分享。

    Thanks for visiting Kin-man Chan's website. You may find my cv and some of my publications on civil society in China (in English) here.

  • 文章分類

  • 昔日文章

  • 日曆

    四月 2019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 網站統計

    • 231,036 名訪客曾瀏覽本網站

Archive for 2019 年 04 月

走出憂鬱的陰薶

Posted by chankinman 於 2 四月, 2019

走完了這段「苦路」,在政總外的集會上唱聖詩時,我看見許多人眼泛淚光,更有些佔中義工放聲大哭。

這是多個宗教團體在剛過去的周末舉辦的「傘下同行、民主苦路」遊行,以耶穌背着十字架走上刑場那段路,象徵爭取民主歷程的艱辛,希望社會明白佔中案九子是為了爭取港人的政治權利而作出犧牲。

當年耶穌傳道,在猶太人中引起騷動。他既挑戰教會建制的權威,亦引起羅馬帝國的猜疑,恐他會煽惑群眾對抗帝國的統治,最終被捕並處以釘十字架極刑。在走上刑場那段路上,他被鞭打、被羞辱、多次跌倒,要由他人代背十架。在十字架上,他質問上主為何離棄他,讓他孤獨地面對苦難。但基督徒相信耶穌是上帝的兒子,沉默不語的天父其實是與兒子一同受苦,藉着自我犧牲來表達對世人的愛。

如果連耶穌都會跌倒和埋怨,許多人走在民主路上,亦難免感到疲倦和沮喪。以《逃犯條例》修訂為例,其政治動機昭然若揭,但官員能滿臉愁容說要為死者討回公道,而幫腔的法律精英又能忍着笑,說中國的審訊是公正透明,中港引渡協議是要堵塞制度一大漏洞。面對這個指鹿為馬、小人當道的世界,人們不禁會問,上天為何沉默不語?無論是和平或勇武的抗爭者,即使他們慷慨就義走進監牢,會否只是白白犧牲,絲毫無損這個體制?

因為察覺到這種無力感的蔓延,我特別被《Learned Optimism》一書中的一個實驗所吸引。心理學家Martin Seligman將狗狗分成兩組。第一組狗隻遭受電擊時,只要牠們觸碰一個按鈕,電擊便會停止。第二組則有所不同,即使狗隻觸碰按鈕,電擊仍然繼續。實驗進入第二階段,兩組狗隻都被放進圍欄很低的實驗室。這回,第一組的狗隻遭受電擊時,馬上跳欄逃走;但第二組的狗隻卻趴在地上接受電擊,毫無逃生意欲。Seligman認為第二批狗狗在長時間阻止電擊卻徒勞無功後,已發展出悲觀的思維,即使外在環境轉變了,亦無力去掌握機會。牠們已變成「哀莫大於心死狗」!

Seligman發現當代嚴重憂鬱症比半世紀前增加了十倍。以往精神科醫生通過藥物處理憂鬱症,但他認為可通過改變患者對事物的解釋方式去進行治療,避免患者長時間累積的無力感發展成憂鬱病。他發現許多患者都是把一些不幸的事情想像成永遠不能改變,而只要是一子錯,便看成是滿盤皆落索。此外,憂鬱症者喜歡自責,不斷搜索自己的錯誤。Seligman建議要通過對話改變患者這種解釋方式,讓他們了解到問題可以是短暫和局部,而且其他人和外在環境都有責任。

放在香港的脈絡,如何令民主路上的夥伴不要被無力感吞噬,甚至墮入憂鬱的陰霾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問題。我們要讓大家了解到傘運的挫折是短暫的、目前無法爭取普選並不代表其他社會改革必須停頓。雨傘運動已展現了港人追尋理想的勇氣,即使無功而還亦只是反映當權者的橫蠻無理,民間毋須過度自責。畢竟耶穌走盡苦路後便是復活,民主運動在飽嘗挫折後亦要叫人見到希望。

蘋果日報2/4/2019

Posted in 時事評論 | 走出憂鬱的陰薶 已關閉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