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
葉劉敗選贏了甚麼? 立場新聞. 2017年3月4日
范雲對話陳健民:「中國因素」在台灣團結了公民社會,在香港撕裂了它 端傳媒. 2016年11月19日
她用荒誕文筆寫被捕128天,而我的歉疚揮之不去 端傳媒. 2016年10月20日
傘後新氣象──走出無力感的廢墟 端傳媒. 2016年9月28日
梁振英任內的兩個黄金交叉 立場新聞. 2016年5月17日
新生政治力量 明報. 2016年1月25日
西班牙的激情與悲憫 端傳媒. 2016年1月9日
失落的一代 端傳媒. 2015年11月5日
因子遊戲與社會責任 明報. 2015年10月19日
革命的誘惑 端傳媒. 2015年9月28日
歷史論斷與文化轉向 端傳媒. 2015年9月7日
當香港是沙樂美腸! 立場新聞. 2015年8月31日
權力的道德基礎 明報. 2015年8月24日
城邦自治與價值優先 端傳媒. 2015年8月3日
周本順跌進自己的陷阱 立場新聞. 2015年7月27日
群眾的狂飆與歷史轉角 立場新聞. 2015年7月5日
後政改的迷茫與希望 明報. 2015年6月22日
百折不撓是香江 立場新聞. 2015年6月3日
向泛民「溫和派」說幾句話 立場新聞. 2015年5月26日
用制度頂着白韞六的腰骨 立場新聞. 2015年5月12日
制度自信還是自我催眠? 立場新聞. 2015年5月9日
一定要得,否則蘇州過後無船搭? 明報. 2015年4月27日
高瑜揭穿甚麼是七不講的中國 立場新聞. 2015年4月21日
弘一大師的種花心懷 立場新聞. 2015年4月13日
亞視冚旗我關機 立場新聞. 2015年4月4日
梁振英氛圍 立場新聞. 2015年3月24日
中國崩潰或是和平轉型? ——覆王卓祺 明報. 2015年3月24日
泛民如何應對公投? 立場新聞. 2015年3月16日
身體出賣了高度自治 立場新聞. 2015年3月12日
在明洞想起國安法 立場新聞. 2015年3月8日
袋住先,如果我們都放棄希望 明報. 2015年3月5日
天才的責任 立場新聞. 2015年2月27日
讀書人的正業 立場新聞. 2015年2月9日
賠番社區比我! 立場新聞. 2015年1月27日
秋後算賬中讀獄中書 立場新聞. 2015年1月12日
Unfriend 中國 立場新聞. 2015年1月1日
液態抗爭與泛民更新 明報. 2014年12月22日
「後佔領」時代是泛民世代更替的時機 明報. 2014年12月13日
公民抗命的邊界與轉化——兼回覆「教育小卒」 明報. 2014年11月18日
給下班後的許Sir 蘋果日報. 2014年11月5日
何苦與一代人為敵? 明報. 2014年11月3日
到了那一天,我們會自首 明報. 2014年10月18日
默默陪伴 期盼黎明 明報. 2014年10月14日
圍觀的力量 明報. 2014年9月23日
抗命時代的開始 明報. 2014年9月8日
不是太多公民抗命,是太多公民認命 OCLP. 2014年8月5日
「將終點變成起點」的危險 明報. 2014年7月24日
沉默的代價 2014年7月14日
要民主還是要「包容性霸權」 明報. 2014年5月12日
如何防止大多數人暴政與激情專制 明報. 2014年3月11日
民主是善治之本——與王卓祺釐清兩個概念明報. 2014年2月24日
先急救,再去找你的靈丹妙藥!——回應王卓祺的民主興奮劑論 明報. 2014年1月6日
進一步干預 加速兩制消亡 明報. 2013年12月24日
李飛未說的兩句話 明報. 2013年11月25日
在佔中爭議中懷念Juan Linz 明報. 2013年11月1日
沒有異象 民便滅亡 明報. 2013年9月9日
為了長遠的和諧而佔中 明報. 2013年8月23日
尊重歷史 面對現實——與周融談誰在擲石頭?明報. 2013年8月16日
站台一天 開始相信明報.2013年7月15日
用腳步聲喚醒沙堆裏的政府明報.2013年7月02日
政改懸崖與和平佔中的意義明報.2013年5月13日
何以在沃土上廣種荊棘 蘋果日報.2013年4月22日
如何能選出 不對抗中央的特首? 明報.2013年3月27日
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 明報.2013年3月4日
調適型領導力——從政改到特區施政 明報.2012年12月17日
假如我們認真地推動國民教育——讀《陳獨秀全傳》有感 明報.2012年10月15日
賽馬、尤努斯與中國模式 明報.2012年8月13日
用白票維護香港核心價值 明報.2012年3月15日
在誤解與觀望中開展泛民初選 明報.2012年1月6日
議會暴力200年 明報.2011年10月25日
新北進精神 明報.2011年8月15日
國民教育想像 明報. 2011年6月27日
遍地開花的傳播時代 明報. 2011年3月7日
期待壹基金打破壟斷 財經網. 2011年1月18日
華叔、社運與生命的啟迪 明報.2011年1月12日
回應黃國鉅 “威瑪青年與香港青年——與陳健民商榷- 香港雜評” 明報.2010年10月1日
在兩翼夾擊下耐心打造民主 ——回應馬國明的批評 明報.2010年9月21日
不安世代與威瑪文化 明報.2010年9月6日
南非曼德拉與德克勒克的對話——政治妥協需要勇氣和智慧 明報.2010年6月14日
公投成敗 對溝通對話影響不大 明報.2010年5月21日
知難而進:選擇對話是要對歷史負責 明報.2010年4月23日
誰能促進政改協定? ——Reforma Pactada-Ruptura Pactada 明報.2010年3月22日
社會學的應用與誤用—「80後」與社會運動(合撰文章) 明報.2010年3月11日
中國倒行:比較魏京生與劉曉波判辭 明報.2010年1月18日
政改的大江大海 明報.2009年12月15日
2012政改與墮落時代的開始 明報.2009年10月26日
治理新思維:政府推動企業社會責任 明報.2009年8月17日
七一,上不上街? 明報.2009年7月1日
在民主化退潮中思考香港前路(合撰文章) 明報.2009年6月15日
從政治改革邁向和解-六四傷痛和革命的終結(合撰文章) 明報.2009年4月13日
涂爾幹看道德大論戰(合撰文章) 明報.2009年2月9日
是時候為資本主義改版 明報.2008年12月1日
雖無絕對權力 同樣腐化(合撰文章) 明報.2008年9月22日
從浮雲回歸香港政治深層(合撰文章) 明報.2008年7月28日
民間組織參與災後重建 特區政府有責支持 明報‧2008年6月24日
在廢墟邊緣奮鬥的公民社會 明報‧2008年5月26日
失落的沙龍文化 明報‧2008年3月31日
南亞亂局的啟示(合撰文章) 明報‧2008年1月14日
實現普選宏願 三方仍需努力 明報‧2008年1月8日
用昂山素姬眼睛看陳方安生 明報‧2007年10月15日
Juan Linz:其人、其學問 明報‧2007年8月20日
民主改革的臨界點 明報 ‧2007年7月17日
沒競爭的普選解決不了體制問題 明報‧2007年6月7日
泛民戰敗的關鍵 明報‧2007年3月28日
泛民參選對民主化的六大貢獻明報‧2007年3月26日
Proactive——轉守為攻的民主化工程 明報 2007年3月5日
競爭帶來什麼? 明報‧2007年3月16日
梁勝曾敗,改變了甚麼? 明報‧2007年3月2日
民意的否決權 明報‧2007年1月5日
Larry Diamond的現實主義:在全球民主浪潮中思考 明報‧2006年10月3日
政府, 市場與公民社會: 公民社會的特徵, 美德, 局限 民間‧2006年9月
市場是公民社會的敵人還是朋友 民間‧2006年9月
民主是普世價值:回應曾鈺成 明報‧2006年08月
中國慈善籌款機制百廢待與 民間‧2006年06月
建立公共道德,從最細微處做起 民間‧2006年06月
沒有公民社會,哪來和諧社會 民間‧2006年03月
開放公民社會,無懼國際NGO 民間‧2005年12月
公民社會與公共領域 民間‧2005年09月
提高公民社會的參與感 民間‧2005年06月
走向公民社會 民間‧2005年03月
從對立走向對話:南非民主路的啟示 明報‧2006年06月19日
天主教推動全球民主浪潮 明報‧2006年04月10日
港台公共領域 明報‧2006年02月23日
政府回應不足 不應強求通過 明報‧2005年12月20日
道德與智慧並行為政改尋出路 明報‧2005年12月15日
兩條民運路線的抉擇 明報‧2005年12月06日
百年滄桑民主夢 明報‧2005年11月28日
走出政改的花園 明報‧2005年11月10日
開展普選規劃回應時間表訴求 明報‧2005年11月04日
民主派加入行會意義何在? 信報‧2005年10月29日
政改方案中央民主派埋身博弈 明報‧2005年10月20日
合作的演進 中港博弈考驗民主派 明報‧2005年10月03日
中港各有盲區溝通遙遙長路 明報‧2005年09月01日
如何為下一波民主浪潮作準備 明報‧2005年08月15日
不談統治與管治, 重視善治 明報‧2005年06月13日
曾蔭權錯失立威時機 蘋果日報‧2005年06月02日
李永達參選所為何事? 明報‧2005年04月30日
香港怎可開歷史倒車 蘋果日報‧2005年03月14日
官商勾結難查找 瓜田李下易生疑 明報‧2005年01月26日
未在制度上查找不足 明報‧2005年01月14日
西九必引發管治危機 蘋果日報‧2004年12月09日
泛民長毛化責在中央 明報‧2004年11月27日
民運溫和派建制改革派結盟 論香港民主運動出路 明報‧2004年10月18日
政改爭論沒完沒了 蘋果日報‧2004年10月07日
多與中央溝通 有利民主發展 經濟日報‧2004年10月01日
體制健全 何懼癱瘓 明報‧2004年09月25日
民主派應考慮2012普選 明報‧2004年09月14日
醜聞牽動選情 誰得益? 明報‧2004年08月28日
七一遊行人數有多少 蘋果日報‧2004年07月22日
民主運動已植根 考中央智慧 經濟日報‧2004年07月03日
鞏固民主五社會條件 港已具備 明報‧2004年06月24日
港經濟成熟 民主勢已成 明報‧2004年06月23日
中央一步不讓 特區亂象初成 明報‧2004年04月28日
中央真的懂愛港嗎? 蘋果日報‧2004年04月15日
釋法築堤防洪 未解政改危機 經濟日報‧2004年04月08日
港民主化條件比台灣成熟 明報‧2004年03月27日
左派阻礙歷史發展 蘋果日報‧2004年02月05日
普選宏願 欲速則難達 經濟日報‧2003年11月28日
溫和策略有利民主 蘋果日報‧2003年09月25日
不要再做政治鴕鳥 蘋果日報‧2003年07月25日
「廢」23條.一團和氣 蘋果日報‧2003年02月06日